袁宏伟:一个身在机关 脚在基层的“烧脑”博士
引语
按照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,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自8月中旬起,持续开展了“安徽政法英模先进事迹网络展播”活动。
“长安皖韵”将陆续推出英模代表的事迹报道。今天故事的主人翁,是省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四级调研员袁宏伟。他实地调研暗访涉黑涉枪线索,在一个个细节里抽丝剥茧,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;他“烧脑”撰写各类文字材料,快速成为所在处室的骨干力量。
盛夏时节,暑气正盛。清晨的阳光铺洒下来,山野中的村庄在鸡鸣狗吠中苏醒,屋脊上升起了袅袅炊烟,农忙的村民背着农具出了门……
这时,村外几百米处的偏僻道路旁,一辆车停下了。
“这些涉黑涉枪的线索很重要,我们先去村委会摸个底。”袁宏伟一边往村里走,一边向同事做了简单的交代。
“没人会说的!”他实地暗访却连吃“闭门羹”
事情要从前一天说起。
中央督导组向某市移交了某村委会书记、主任涉黑涉枪的线索,在被查否后,仍不断收到该线索相关问题的举报,省扫黑办决定由省里派人直接核查。
当时袁宏伟正在该市陪同省委分管领导下沉调研,作为省委配合中央督导领导小组文稿专项小组的联络员,暗访核查的任务交到了他的手上。
接受指令后,袁宏伟迅速要来线索有关材料,连夜梳理做备注,寻找突破点。
厚厚一沓材料,看完已是深夜。袁宏伟在心里预演了明天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形,提前想好了多种应对方法;为了和村民们拉近关系,从不抽烟的他,还特地买了包香烟……
但计划仍赶不上变化。
“我知道你是干什么的,劝你还是回去吧,没人会说的。”听到案件受害人的名字,原本热心指路的老人突然转变了态度,他摆了摆手,摇着头,不再言语。袁宏伟还想打听点什么,老人却背过了身。
村委会不远处的稻田里,农户正站在排水沟边放水灌溉,袁宏伟走上前去,递上一根香烟。
“有事吗?”
“我陪一个好哥们来村委会盖章,但是找不到村委会主任。”
“哦,找他啊?你还是问别人吧,我不知道他在哪。”
听到来意,对方明显有了戒备,任凭袁宏伟再问什么,他都不再吐露半字。
一路问过来,村民们都是这样的反应,更让袁宏伟心生疑窦。
转眼已日上三竿,阳光愈发炽热。袁宏伟来到该村村委会,没想到办公室人影寥寥。袁宏伟决定让一名同事留在村委会,争取再多了解一些情况,自己则深入农户家中暗访。
受害人选择沉默,线索核查难上加难
转了大半个村子,一连问了四五个人,关于案件线索相关信息几乎为零。眼看已过晌午,袁宏伟逐渐加快了走访的脚步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袁宏伟终于打探到了几户受害人的住址。
然而,到了受害人家,尽管他亮明了身份,苦口婆心地劝说,却没有一个受害人承认曾受到伤害,更别提愿意站出来作证。
临近黄昏时,袁宏伟回到村委会,在和同事互通信息时,他发现了几个疑点:该村的村委会班子成员,大都是同姓同族;当天是工作日,但村委会却鲜有人上班;村里资源丰富,却欠下了巨额债务。
线索核查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?正在大家苦苦思索之际,办公桌上一份换届新成员名单让袁宏伟看到了希望:新晋村委会委员名单中,一个80后异姓年轻人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袁宏伟当即找到这名年轻人,得知对方曾在外地做生意,回村竞选的原因,是父亲希望他能回来改变村貌。刚开始,对袁宏伟提出的线索情况,他也缄口不言,只说“村委会班子建设情况不好”。
“小伙子,你还这么年轻,既然决定回来为村里做点贡献,作为新委员,那就应该承担起责任。”
一席话让对方慢慢卸下了防备。这名新委员终于说出了心中的顾虑,并主动留下电话号码,表示愿意站出来作证,也会帮忙去做村民的工作。
当天晚上八九点钟,袁宏伟和同事连夜赶回市里,将有关情况形成材料,迅速上报省委分管领导和省扫黑办后,引起了高度重视。最终,该线索被查实,该案被定性为该市重点涉黑案件,并被成功侦破。
政策研究工作,离不开调查研究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比喻说,调查研究就像“十月怀胎”,决策就像“一朝分娩”。袁宏伟不仅重视调研、主动调研,还讲究调研的方式方法,追求实效,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,在思考分析中提升素养。
为执行任务,他没能陪老人过上最后一个节日
每年端午,袁宏伟都会陪妻子回娘家探亲。
2018年的端午节和以往不同,袁宏伟的心情有些沉重:前不久,患有肺癌的岳父被告知,癌细胞已向全身转移,病情非常不乐观,剩余时间不足半年,这有可能就是他的最后一个端午节。
当天一大早,袁宏伟和妻子、孩子拿着早早买好的礼品就往岳父家赶。刚到岳父家,电话突然响了,因某地一起突发应急事件,袁宏伟需立即赶赴现场。
他委婉地向岳父说明了实情。没想到,岳父却反过来安慰他:“我们都见面了,这端午就算过了,你赶紧去处理工作,别耽误事!”
虽然岳父这么说,但袁宏伟分明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不舍。这次告别,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。
忙,是袁宏伟的工作常态。政策研究室是机关公认的“烧脑”部门,作为省委政法委政策研究室的骨干,袁宏伟的日常工作就是“烧脑”——撰写各种文件材料。有时文件要得急,就连续几天吃住在办公室。他经常和同事调侃:“一年有四季,政研室只有旺季;一周有七日,政研室只有工作日。”
“平均每周至少有一天睡在办公室,我的被子衣服洗漱用品就放在这里。”袁宏伟用手指了指身后的柜子:一堆半人高的材料,茶几下面,还有一箱拆封了的方便面。
袁宏伟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书籍,内容涵盖法律法规、人文历史、社会科学等多种门类。博士学位的他,历来爱在书籍里寻找乐趣。
付出是艰辛的。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他起草报送中央政法委《关于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》等多篇调研报告,受到充分肯定;
他参与起草的《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对政法机关领导全面加强政法系统干部特别是“一把手”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》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;
他起草的省委、委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等交流体会文章得到充分认可,起草的“走基层、访一线、服务五大发展行动”调研报告获省直单位二等奖;
他起草的《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斗力量 推动安徽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》被《安徽工作》刊发。
……
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:2019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、荣立三等功,2020年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,2021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、获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县处级嘉奖……
采访刚刚结束,袁宏伟立刻回到电脑前,键盘清脆的敲击声,又响了起来……
往期链接:
文章好看就点这里